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详情
Ibrutinib可否挽救alloHCT后复发的CLL患者?
 来源:Ibrutinib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following allogeneic HCT.Blood 2016 128:2899-2908
 发布时间:2017-08-2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已被用于治疗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并改善了长期的无病生存期。最近一项回顾性研究中,52名HCT后进展的CLL患者移植后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和38%,这就表明移植后复发的患者仍需有效药物的挽救治疗。最近,发表于《Bloo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估Ibrutinib作为移植后复发患者的挽救治疗的疗效。


Ibrutinib是一种靶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该酶是至少三种关键B细胞生存机制的重要介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的这种多重作用可以使其指挥B细胞恶性肿瘤进入淋巴组织,使肿瘤细胞能够接触必要的微环境而得以生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Ibrutinib"突破性"地位用于治疗两种B细胞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既往经过治疗的患者)及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


该研究共纳入27例异基因移植后复发的CLL患者,并将其分配至多中心临床试验组(16例)和斯坦福大学组(1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420mg/d的ibrutinib单药治疗。随后在第1个月、第3个月以及随后每隔3个月评估患者的响应率和不良反应。

热点资讯7.jpg

图1  患者经ibrutinib治疗后的预后


结果显示,多中心临床试验组的16名患者达到了87.5%的总缓解率,斯坦福大学组中7名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3名患者达到了部分缓解。在斯坦福大学治疗的患者中,9名患者为混合嵌合相关性CLL复发,其中4名开始ibrutinib治疗后转换为完全供体嵌合,4/11 (36%)名经ClonoSeq评估的患者达到了最小残留病变阴性,CLL&&&<1/10 000个白细胞。所有患者经ibrutinib治疗后均未发生移植抗宿主(GVHD)。

热点资讯8.jpg

图2  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学特征


研究人员猜测,通过T细胞介导效应,ibrutinib很可能因ITK抑制增大了移植物抗白血病(GVL)获益。为了探讨ibrutinib的免疫介导效应,研究人员对取自经治患者外周B和T细胞进行了综合免疫表型鉴定,结果表明ibrutinib可选择性地靶向前生发中心B细胞和消耗Th2型辅助细胞,并且这些效应在治疗中止后仍会持续。

热点资讯9.jpg

图3  ibrutinib降低了CLL水平,增加了供者嵌合水平


总之,研究结果表明,ibrutinib可有效增强GVL,并且不会引起GVHD,但由于该研究的样本数太小,还不足以明确相关系数或影响移植后ibrutinib疗效的因素。因此,后续研究需进一步探讨ibrutinib既能有效抑制CLL和Th2T细胞,又能增强供体Th1T细胞介导的GVL效益的作用机制。



如需了解更多淋巴瘤的前沿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访问淋巴瘤亿刻网站。

WechatIMG146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