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以B细胞抗原受体通路为靶点的伊布替尼(Ibrutinib),作为全球首创的BTK抑制剂,无疑是众多共价激酶抑制剂之中的佼佼者。早在2007年,还在美国Celera Genomics任职的北大特聘研究员潘峥婴博士,便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了Ibrutinib研发的部分过程。采访中,潘博士表示,伊布替尼的突破性优势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虽然目前其它在研的BTK抑制剂有很大一部分与伊布替尼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是属于同一代。对于中国创新药发展,潘教授认为在本土创新蓬勃发展的当下,以数据为准绳的国外新药研发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而不仅停留在跟踪性创新,实现更多的原始创新,造福更多患者。
一. 亿珂®研发的过程:既曲折又有趣,突破禁忌,迈出关键步伐,依靠团队的力量
亿珂®(伊布替尼)不是文献中报道的第一个BTK抑制剂,但它是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上市的BTK抑制剂。研发的过程既曲折又有趣,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到了一个当时在药物化学中处于禁忌状态的理念:共价药物或者靶向共价药物。由于从理念到实践,我们有过一定的突破,迈出了一些当时来讲不常见或者难以想象的步子,所以我们才能创造出这个化合物。至于之后从化合物成为药物,这是一个大的团队参与的过程,正是有了团队中生物学家、药理学家、药学家、临床科学家和大夫们的努力,特别是病人们无私无畏的奉献,才能够把伊布替尼从单纯的化合物变成能够造福人们的产品。
二、了解伊布替尼:靶向作用集中,较少脱靶效应,突破性创新机制
伊布替尼结构式的优势
伊布替尼本身的优势在于:在没有发生共价反应的时候,它就已经具有较好的与BTK激酶结合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给它加上一个共价基团,来达到我们刚才提到的想要达到的效果。为什么说在没有共价基团的时候它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合力是一个优势呢?我们认为,这样的特点能够帮助这个化合物更集中的去靶向它的靶点——BTK激酶,而相对少的在细胞甚至于整个人体里产生脱靶效应,这个是伊布替尼整个构造上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伊布替尼的不可逆性
由于伊布替尼与蛋白结合的不可逆性,相对来讲,能够帮助我们减少一些用药量,比如说服药频率一天一次就可以,这种方便性能够帮助我们平衡疗效和毒性,能够帮助我们让病人更好的服从治疗,从而起到治疗效果,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地方。
伊布替尼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的特征
在临床试验里,伊布替尼的药效学已经讲的非常清楚,我们在做基础研究的时候也确实看到了它的有效性,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伊布替尼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抑制BTK所参与的通路,而不是靠直接的细胞毒性把癌细胞杀死,这和传统的不单单是化疗药物还有其他的靶向药物是非常不同的一点,所以,相对来讲,伊布替尼的毒性比较小,可能也是与此相关。它本身并不是一个靠细胞毒来直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而是把癌细胞从适合其生长的地方驱散开,使其进入整个血液系统,然后再由机体的免疫系统逐渐把这些癌细胞清除。所以,我想这是它的一个很有趣也是很有优势的地方。
目前其它在研的BTK抑制剂与伊布替尼结构与作用机制上的差异
首先我所了解的是相对有限的,我只能就我所看见的和会议上听到的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我认为现在在临床阶段的BTK抑制剂,特别是在临床比较靠后期的,有很大一部分虽然与伊布替尼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和伊布替尼是属于同一代的,至于具体的效果,我们还需要通过看最终临床试验的结果来了解。
三、畅谈伊布替尼在中国的前景:一切创新要以数据为准绳,中国需要更多原始创新,而不仅仅是跟踪性创新
2017年8月24日, 亿珂®正式获得CFDA批准上市,亿珂®在中国的获批能够帮助不幸患病的同胞。
我是中国人,尽管这个成果是在美国做的,但是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帮助不幸患有这些疾病的父老乡亲。非常感谢CFDA的审批通过,也非常感谢杨森和强生把伊布替尼推广到中国,更要感谢临床试验里的病人们,你们是用你们的生命来做这个试验,对你们有万分的敬意,谢谢!
伊布替尼潜在治疗的疾病领域:任何与免疫相关的疾病都值得去尝试,前景和可适用可研究的地方非常广阔
伊布替尼是针对BTK的共价激酶抑制剂,BTK所参与的通路中,现在BCR(B细胞抗原受体)通路研究的比较多,但实际上也有一些其他通路的研究,我认为,任何和免疫相关的、B细胞参与的或者其他的像巨噬细胞等等参与的疾病都值得去尝试亿珂®,包括一些慢性病、癌症和一些其他可能的疾病,我觉得它的前景和可适用可研究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
国外新药的研发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以数据为准绳和创新
在亿珂®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其中有两点让我感受深刻:第一,一切要以数据为准绳,不要依靠单纯的理论和传统观念,而是要以数据、特别是临床数据为准绳,在我们国家,科学界在这方面的认知要相对弱一点。我们要认识到,现在很多基础研究用的还原法的策略,在是否能够再返回到病人这个最终应用体上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我们认识的还不够充分,所以,就更要强调以临床数据、以更真实的环境下的研究为准绳。
第二,创新。现在是我们国家新药创制非常好的时机,因为国家和地方都非常重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现在大量的创新都属于跟踪性创新,原始创新非常欠缺。从开始的时候,很多人研究从专利药和过期药的合成上拿到一些创新,到现在,我们可以在药物的结构式上做一定的变化,做一些MeToo或者MeBetter,但是它们基本上还是属于同一代的。
那么如何去进行下一步的创新?我觉得要加强建设我们国家的创新生态环境,这个加强是两方面的,一个是体制或机制上的加强,我们需要有政府、科学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参与;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我认为,是思想上的解放,要培养一种自由、敢于创新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去跟,而是要能够承担风险、做第一。第一次尝试并不见得你能第一个成功,但去做第一次尝试的这样一种奋斗的精神和独立的精神,我觉得甚至比那些单纯的机制更重要,要去培育和培养。
如需了解更多淋巴瘤的前沿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访问 “淋巴瘤亿刻 ”网站。
潘峥婴 教授
199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2000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2002 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随后在多个美国生物医药公司从事创新药物研发;
2009 年回国,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任课题组长,获选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
主要从事以各类酶为靶点的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的研究;
致力于系统地发展共价药物理论,是共价抑制剂伊布替尼的创造者;
2013年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
在J Med Chem、Angew Chieme、PNAS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美国、欧盟、中国等授权专利十余项。
Copyright 2008-2019 梅斯(MedSci)备案号 沪ICP备14018916号-1